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以每周两次的频率,刊发一组关于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的诗文赏析文章了。
文人山水画,概而言之,就是传统文人、士大夫们的画作,里面氤氲着文人的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与匠人画作、学院画派相区别。文人画起自唐王维,又分出南北二宗。我们这组赏析诗文的对象,大致出自南宗。
诗文作者,都是老家熟悉的大家。诗作来自石云先生。2013年末季,老家微信平台创办不久,即为石云先生做过系列文章。一路相伴而行,各有感慨。对原画和石诗做出双重赏析文字的是介子平先生——最起码在山西,介先生是不需要带名片了。两位联袂,四美齐现:计原画一幅,石云先生古体诗一首,石云先生书法一篇,介先生赏析文一篇。总题为江山行吟。
江山行吟赏析,总计赏画三十一幅。则石诗、石书法、介文又各自分别三十一篇。介先生更写一篇《序》文,叙源起、道特色、抒志意。全部过程,诸君马上看到,此不弄斧。但其中一句,咀嚼再三,似可理解为,书法不应该是单独存在的一种技法,它与人文修养密不可分。呆呆揣想,这也许是石介二先生对目下风气的一种警觉,也是他们此次联合行动的一个原因。
石云先生说,这组诗画书法文字,将在十月上旬,在美术馆做展览。老家先行道贺。届时还会有各色缤纷文章,也将一并转载于此,供老乡们欣赏品析。
江山行吟——石云读南画诗书展序
介子平
余与石云兄相识有年,其善诗善书,自成面貌。与之同庚,话题自然也痨,甲午年,皆五十整,本拟结集五位同龄,办一书画联展以庆生,无奈世有变故而未遂。不曾想知命之后,石云兄于诗书二域大有长进,若再有类似动议,真真不敢与之同列。
与既往有别,此次《江山行吟——石云读南画诗草》系列,为一组赏画诗,计三十一首,诗毕,自书之。其诗古体,余虽懵懂,却大致知其好坏,欣然为之添加赏析文字。余平素于书画方面虽有所涉猎,石诗之诠释,自是另一番解读。文章易写,诗难概括,提挈之功,很是了得。如其读黃公望:“莲花不落雨云浑,草木华滋此处寻。残水剩山谁解味,富春山色梦心真。”读倪云林:“云林幽淡草亭边,烟渚秋风醉碧涟。寂寞远山何所倚,江中素月昊空闲。”读徐谓:“茫茫天际一孤舟,误入红尘万事休。纸上得来皆是戏,真真假假可安流。”读石涛:“空空洞洞清湘老,椽笔何曾变树槎。堪问胭脂何处抹,湖边山坳石开花。”别类分门,钩玄提要,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董其昌《翠岫丹枫图》
文徵明《林榭煎茶图》
唐寅《苇渚醉渔图》
其书为尺牍手札一路,内容皆自作诗句,为娴雅舒缓、超逸优游、圆转秀逸、结体妍丽面貌。初观虽未见炫目彪焕之视觉冲击,技术含量、个性特色也不会跃然纸端,甚至会有些许妩媚唯美之感,但待回味咀嚼,便会体验出其风行雨散、润色开花背后的内功所在,骨丰肉盈、入妙通灵后的风骨所在。恂恂有礼,穆穆以忱,尺牍手札乃文案之书,心燥意乱者不能赏,蜩螗鼎沸时不能赏。
此外,其也习篆。籀篆乃书法中的尊者,直内方外,正襟危坐,乃书法中的长者,矍铄抖擞,老成持重。习篆者,非耆艾黄发、城府练达者不能为,然石云兄是个例外。
今人有一误区,以为书法乃一单立学问,可剥离学术而独存。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云:“书法本身乃是一种文字的艺术,作为文字的艺术,其线条固然能显示律动的美,可是文字的组合,也必显示为诗的美感。”离开诗文,书法似可独存,却理路行悖,遂少了几分书卷气质,而添了几分俗格浓味。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此书卷气质之喻也。石云兄诗书一体,是其长,也他人之当鉴。
余之赏析文字,随其后又独成体例,是对原画及石诗的双重理解。理解不同,面目各异,形在而神各异也。不同境况,不同年岁,对一事由之理解随之不同,一人况如此,他人可想而知。阅读乃二度创作,自然而然也添入了他人的理解。
一诗一书一画一赏析,情景交融,形态相济,本集之与众不同者也。
是为序。
石云简介
石云,原名任建国,别署易简、枣庐。1964年生,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先后师从董锦璋、梁归智、李元茂诸先生。著有《周鼎唐香清韵袅——古典文学赏会》《石云诗草》《石云诗书》等。有“月滿耕山”诗句名世。
介子平简介
介子平,男,1964年生人。供职于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兼任《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出版有《青灯》(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烟霏云敛》(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版)、《少年文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消失的民艺——年画》、《褪色的记忆——连环画》(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版)、《雕刻王家大院》(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8月版)、《风华丹青》《大韵书法》(三晋出版社2015年7月版)、《田园将芫》《苦酒微甘》《此间少年》(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年9月版)、《民国文事》(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等。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