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石云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解读《石云诗草》的两个角度

2014-07-03 10:42:3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金汝平
A-A+

  每一个置于特定时间与空间的特殊文本,对它的解读都可以多层次、多方位、多视野地展开。这种解读空间的增大, 驱迫文本内在的隐密奥义得以呈现于光天化日之下,同时也必然激发众多嘴脸各异的读者之间的思想争锋。所谓“好”与“坏”的绝对界限是乌有的。相对结论则可以在争鸣中形成。否则,文学史的构建,大作家大诗人的地位,都将瓦解。近日阅读朋友任建国(石云)的《石云诗草》,再次想到一些诗学上的重要问题,从两个角度提出,或许,真知与偏见俱在其中,正确与错误也难解难分。而我认为:对诗以及对一切艺术的追求的巨大乐趣,就是这样产生并使我们终生陶醉其中的。

  第一点,诗的精神源流问题。中国诗歌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一个异于外国诗歌的庞大、复杂、相对稳定又与时俱进的“系统”,它的自我完善与自我怀疑,自我封闭与自我突破都作为一个“前在”强大地支配着、影响着、启发着后来者。屈原把第一个“提问者”的形象投射在中国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大地上,其投水自杀也诱引来不少追随者,陶渊明退出官场隐居田园,寻求精神上的闲适,自由与平静,这一点引发了更多走投无路的文人的模仿,还有李白、杜甫、苏轼等一批又一批“强力诗人”,各各攀登上当时时代精神的高峰,留下了才华横溢的千古绝唱。而且在不同时期形成的牢固形式之绝、律、词、曲、赋都深深沉淀于中国诗人的血液深处、思维深处甚至潜意识深处。如此辉煌传统造成的压力又何其巨大!所以,每个后来者往往对传统顶礼膜拜。不敢也很难越雷池半步。《石云诗草》里,诗人对陶渊明精神的继承是非常明显的,和王维代表的田园诗的气质更是息息相关,显现出任建国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往情深,许多诗精心创造的高古“意境”让人神往,让人回味,这一点我们表示赞同,表示欣赏。一些诗中的名句别具匠心让人过目不忘。

  第二点,其实是从第一点引申出来、发展出来、偏离出来的,也可说是对第一点的反省、困惑以及思考上的深化。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制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制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具体到写诗而言,无论是现代新诗还是当代诗词的写作,都有一个不可回避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怎样处理当代,怎样介入当代 ”,历史早已证明:所谓超越历史超越特定社会环境的为抽象永恒的写作,实际上是为自己的某种力不从心找了一个借口。诗人的现代化对于任何诗人都是一个严肃的挑战。对传统的过分继承有时候扼杀了诗人内心深处深深潜伏的主体性,个人性、主观能动性,使他的才华不能够升腾到应有的高度,这里,文化修养和创造力产生了奇怪的矛盾,因此,文化怎样渗透写作并受制诗人于自觉的控制,也值得我们共同思考,当然,极端的、非理性的反文化同样是一个死胡同。文盲写作不会有一点点前途。这一点上,作为朋友,我们可以向任建国先生提出一种更高的要求。如果他能够放弃一些对山水过多的迷恋,能够把今天我们撞到的、无从回避的、活生生体验过的生存困境作为素材转化为诗,他的诗将充满更真实、更朴素、更原生态,也是更强烈的诗意 。

  或许,这是苛求,尤其是一个写作现代诗的诗人出自自我审美理想的苛求。既然是真诚的交流,那我说出来,请建国和更多朋友批评。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石云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