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石云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石云诗草》读后有感

2014-06-25 16:51:1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孔令剑
A-A+

  读石云任建国先生近体诗集《石云诗草》,感触颇多。石云任建国先生以他细微的情思,开阔的胸襟,生花的妙笔,营造出了一个超凡脱俗、空明纯净的圣地仙境,让我久久沉浸,难以释怀。

  扑面而来的,是全篇充盈着的远离尘嚣、亲近自然之情。在石云先生的诗作中,我个人觉得,以人与自然关系之远近,这一主题又可笼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品读图画:借他人之山水,唱吟内心之自然;第二,独居深山:远离凡尘俗世,尽享田园之极乐;第三,出游山水:置身自然万物,书写内心之富矿。此三者,如石云先生为我们打开的一扇又一扇的门,我们寻路而去,越走越远,越走越轻松,天地宽大,心胸开阔。最终,我们走向一个永恒之所在,让人忘却身之所属。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阅读,更是审美,是情思,是感悟,是生命等等,无所不包。这历程,丰富得让人难以言说。我想,一个书写者,能给读者带来如此强烈的多重体验,只这一点,就不得不为石云先生击节赞叹。这里面,既有石云先生对传统诗文的深厚修养,也有他对中国汉字的精妙操控,更有他身处当今闹市而独守心灵世界的孜孜以求。他的心胸之中,自有一番天地。“莫问湖山属,今天我主人。”湖山在我观照之下,我亦在湖山相映之中,人与自然同在,人,回归到繁复自然的一份子,这是何等的对生命的认知,何等的人生境界!

  确实,《石云诗草》所录126首,篇篇佳作,字字珠玑。如《山间农事》:“辟地养桑蚕,围竹数万竿。兴来吟古句,月满去耕山。”养蚕,种竹,吟诗,三种行为,一个境界。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盈着淡雅的诗情画意。俗雅共生,浓淡相宜。尤其尾句“月满去耕山”,由“人”到“月”,“人”“月”互通,人间生活也似天上美境,令人神情荡漾而心向往之。

  再如,《汾河散步有感》:“不需画栋玉石园,木案一杯小树前。浮世几得闲静日,且邀风月伴流年。”雕梁画栋,陈玉列石,皆为身外之物,只需木案一张酒杯一盏。不为物所负累,只求生之真切。“且邀风月伴流年”,更是对时间、对生命的深切感悟。“将心托大雁,任意去来留。”“莫问人间烦恼事,只知对岸绿竹空。”“山翁石室坐,煮酒赏云烟。”佳句频出,一次次把读者引领到一个超然物外的空明境界,仿佛时间停止,我们只在那一瞬就已恍然大悟,洞察了人生。

  反复诵读石云先生的作品,除了体味诗作本身的情思和魅力,我想,对一些写作尤其是写诗的朋友,更会有另外的收获。比如鄙人,工作之余常写点现代小诗以自娱,赏读石云先生的诗作,就不可避免地想到一些问题。比如现代诗的韵律问题。现代诗需不需要押韵呢?我想,这不是根本问题,如果在不干扰充分表意的情况下,尽量能够追求诗歌的音韵之美,诗作就会额外获得一分魅力。这是锦上添花的事。韵脚会易于读者记忆诵读——韵脚是读者短暂休息的地方,也是提示读者回忆前文的地方,可以说,这是对诗歌分行的强化,也是诗歌“建筑美”的添彩之笔。有了韵,“诗歌”才能真正体现出“歌”的特质。还有现代诗的形式,现代诗的表意等等此类问题,在赏读石云先生的诗作时,我都有所感触有所收获的。

  除了《石云诗草》,还有一本《周鼎唐香清韵袅》,是石云先生研读古典诗词所写的赏评文章,读来也获益颇多。另外,石云先生择其诗作二十余首,又挥毫书写,印制成册。这三者合为一体,相互辉映。可以说,因石云先生,我再一次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浸染,好好补了一回课。

  感谢石云先生。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石云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