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现代人写古诗像都市白领穿长袍青步衫,没有古人那种冲淡平和的心境,也没有古人那种“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执着,写出的作品平平仄仄走路绊脚。拿到《石云散稿》时,青灰色的书壳让人眼前一亮;打开里面,又是青灰色,两本集子,一本《石云诗草》,一本《周鼎唐香清韵袅——中国古典诗文赏会》,没有炫目的图案,也没有当下时兴的封腰,朴实厚重,颇有几分古意,让人不由多了些期望。然后看到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和古典文学大家霍松林先生的封面题字,红学专家梁归智先生作的序,一下让我对书的内容期待起来。
先拜读的是《周鼎唐香清韵袅》。一直觉得作家或诗人读书的眼光,对前人作品的理解,是评判其创作水平的重要标杆。这本书里面涉及的作品,从《诗经》开始,到袁宏道、李流芳的小品文,横跨两千多年的时光,以广为流传的大家名作居多,也有石云任建国先生独具眼光喜欢的一些比较“小众”的作品,如杜甫的《月夜》。他读这些作品,不仅寻章摘句从字面上理解,而且上下求索深挖作品产生的背景,更难能可贵的是真正设身处地用心去读。如他读《春江花月夜》,联系曹植、阮籍等诗人的作品,读出了时间短暂和岁月永恒的感觉,还从文风上感受到突破初唐前期残余的华靡文风的影响,得出了“一江一月胜全唐”的评价,呼应了闻一多先生“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的高度评价,表现出了非凡的眼光。他读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读出了“刘长卿处处凭吊古人,却处处投射了自己的影子。露而不露,含蓄蕴藉。”其实,“一花一叶总关情”,石云先生读出的何尝不是自己呢?这本集子可谓石云先生的一部中国古典诗词阅读史,让我看出石云先生创作前汲取了充分的营养,而且知道他既能择优而取又不落窠臼。眼高才能手高,于是觉得他应该能写好古诗。
有了很大期待,读《石云诗草》,我老老实实从前往后读,开篇的《小园即景》即吸引了我,让我马上想到“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蔬园、蒿草、秋雨、飞禽在眼前成为一幅中国画,一份难得的意趣从诗中扑面而来。现代诗人写诗,许多写得像,但没味道,像大白话、顺口溜,这诗只有短短四句,却味道十足,菜园子里蒿草丛生,是因为秋雨连绵,妻子怪我懒,“我”却喜欢草丛、蔬菜中的小鸟。这样一份悠闲的心态,在做什么都追求目标,干什么都急匆匆的今天,显得非常可贵。随着年岁的增长,不断思索人生的目标,觉得“无用”才是“大用”,生活需要不断停下来用心品味,石云先生诗中的舒适、淡薄、懒散引起我的共鸣,我想他把此篇放在篇首,一定有独特的道理,古人善用“诗言志”,他也是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吧?
一首首诗读下去,在这个越来越热的夏天,感觉到微风、细雨、湿地、绿荫不断在眼前出现,那种难挨的燥热渐渐隐退,读得越深,越证实了我先前的看法。《山居》、《幽谷听音》等诸多篇章都展示了诗人追求清净无为的人生追求。而且让我惊奇的是,在许多名山大川被诗人们“写烂”的时代,古人那种探幽寻微,“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读石云先生的山水诗,居然能从其中找到一份盎然的古意。“池波映照影扶蔬,翠柳摇青细叶浮。农圃读书兼种稻,半生清梦已融吴。”从这首写《朱家角植物园》的诗中,读到的是将近一千年的朱熹、林和靖等诗人笔下的那种美,远没有现在的尘嚣之气。在《青海湖鸬鹚岛》中,诗人写到:“忽有风声响,铺天万鸟来”,简直可以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等流传千古的名句媲美。
石云先生的诗稿读完有些天了,回味这些诗稿,眼前就会出现一位峨冠长袍的现代人,走出万丈红尘,行走在屈原的汨罗江、李白的太行山、袁宏道的虎丘……在云起云落间,或仗剑长啸,或采菊南山。正如诗人在后记中写到,“历史是一座渡口,那些久远的风穿行而过,许多花落的瞬间便已隐去。无论风疏风骤,还是绿肥红瘦,在前朝的世界里我只是一个晚归人。”
这样一个古意盎然的人,写不好古诗才怪呢?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