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二先生联袂,四美齐现:一诗一书一画一赏析,即文人山水画一幅,石云先生读画诗一首,石云先生书法一幅,介子平先生赏析文一篇,总题为《江山行吟》。此系列在2017年曾在《老家山西》刊发三十一篇,今二位先生再度联手再推出二十九篇。霍松林先生评价石先生曰:“其诗文情交融、雅静真淳,其书遒润平和、意趣洒脱。”介先生赏析语妙天下、笔健意浓、解读深入。二者结合有古意亦有今趣,书卷气、文人气弥漫字里行间,请诸君浸淫其中。
超乎尘世 禅机无限
读巨然《秋山问道图》
秋山寒水清奇境
幽树梢头冷月痕
问道临流三叹息
何如附耳细听音
巨然,又称为巨然和尚,生卒年不详,为五代南唐擅长江南山水之画家。南唐被灭后,巨然所在翰林图画院解体,许多画家被迫到宋朝供职,巨然则没有,又在新的地方成为一名僧人。
巨然继承了董源山水画的“淡墨轻岚”,在意境上发扬了董源“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的艺术风格,却有创新。其笔下的山石,土复石隐,朴实、庄重而郁秀,不求青绿设色,而重在充分展现水墨技法,以粗而短的墨线作皴,圆浑的感觉,确切地再现了江南湿润的气象。巨然喜欢在山顶绘巩头(山顶石块),借助石块的层叠互抱之势,表现山脉的转折走向。所绘树木,常常连成一片,却又彼此顾盼,具有视觉上的跳跃感。借助于蒲草、树木随风摇曳的姿态,给人以水流风吹的清润之感。其肉透于骨的用笔手法,已超出董源骨藏于肉的手法,使人感觉“平淡趣高”。
《秋山问道图》是其代表作。画上主峰居中,为五代宋初的典型构图。山峰石少土多,几出画外,梳状山峦,重重相拥,愈堆愈高,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气势为此温和厚重。此与北方画派石体坚硬、气势雄强的画风,截然不同。中部谷地,密林之中隐现茅屋数间,林麓间小径萦绕,曲径相通,绕过柴门,通往深谷。透过敞开的柴扉,茅屋中依稀可见一人坐于蒲团之上,右边一人侧身对坐,两位老者正“问道临流三叹息,何如附耳细听音”,明净山色的渲染,更是衬托出高士风采。画面下端,坡岸逶迤曲折,树木婀娜多姿,水边蒲草被微风吹得轻轻摇摆,秋高气爽之感顿现心中。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幽深、润朗的感觉,表现出宁静、安详、平和的静态美感。
巨然作为一名出家人,深明禅理,并把禅理带进画作。此作所画在高山密林,却有墨气清丽、神清气爽、宁寂安详的禅机,让人有超乎尘世之感,当是其心境空明的写照。燕文贵、江参同为巨然的学生,三人同画《长江图》,燕画虽有千里江山、收之盈尺之誉,却失之细碎,江画虽有云山变幻、烟水空蒙之韵,却失之刻板,巨然则行笔如龙,若于尺幅中雷轰电击,其势从半空掷笔而下,无迹可寻,但觉神气森然洞目,不知其所以然也。究其原因,巨然不为师法所囿也。巨然显然已达喧嚣之外、悠闲之内的自由王国。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南北之分,其人非南北耳。画之南宗,王维、董源、关同、巨然皆北人也。巨然融合江南特有的烟雨蒙蒙气息与北方的粗放之意,使图画的意味更加深远,开创一代画风。
介 子 平 简 介
介子平 : 1964年生人,当代作家。出版有《青灯》《烟霏云敛》《少年文章》《消失的民艺》《褪色的记忆》《雕刻王家大院》《大韵书法》《风华丹青》《民国文事》《民国情事》《民国旧事》《苦酒微甘》《此间少年》《田园将芜》《画说山西古代壁画》《我是编辑》《晋九》等文集
石云简介
石云,原名任建国,别署易简、枣庐,1964年生,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客座教授。先后师从董锦璋、梁归智、李元茂、金林观诸先生。著有《周鼎唐香清韵袅--古典文学赏会》《石云诗草》《石云诗书》《石云诗书合集》《江山行吟诗卷》等。其诗文散见于巜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草堂》《扬子江》《黄河》《诗潮》等刊。冯其庸评价曰“读石云先生诗,在晋唐之间。有古意而无今人俗笔,是为难得。夫诗者性灵之外宣也。身处俗世而出尘不染,举世几人能到?今予得此古音,实称大喜,真空谷之也。”有“月满耕山”“春风无限意,一夜到君旁”“一丸凉月照空山”等诗句名世。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